Skip to main content

2025年3月随笔

· 3 min read

有什么慌的

2025-02-21

我现在工作环境中有一些同事经常会发出一些消极的,恐惧的,焦虑的言语信息。我不清楚他们是真的害怕,还是故意为之拉紧张氛围。 但无论他们如何描述,如何应和,我都会让这些信息像一阵风一样拂过我的耳朵,不加入不跟风。我甚至要影响他们,让他们不要焦虑,不要害怕。

他们说“哎呀,苦日子要来啦”,我说:不要怕。 问我慌不慌,我说:不慌,一步步来
问我能搞定不呀,我说:应该可以,尽力搞嘛

首先解决掉情绪和思想上的问题,其他问题都可以解决,甚至最后解决的不是问题本身。比如老板说月底一定要出个版本,评估之后发现肯定是完不成的,那么应该怎么办,抓大放小解决核心问题,解决老板最关心的问题,并且及时反馈难点做好预案。制定好汇报的话术,本身就是一个完不成的任务,领导需要的只是看你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你是否尽力。其他一切自己的恐慌焦虑都是自扰。

做到:

  • 一不害怕(不害怕结果做不好,因为自己尽力了)
  • 二不要脸(即使被老板批评了,无非就是丢下面子,你也可以用合适的优雅的回复来解释反抗,因为前提是任务时间本身就不合理)

一切皆心魔 自己吞噬自己

2025年2月随笔

· 3 min read

ABC

2025-02-21

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把这个心理过程称作ABC模型。A是Adversity,触发事件;B是Belief,想法;C是Consequence,后果。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A时,我们会产生一个想法B,而它们会引起后果C。也就是说,并不是事件A直接导致的后果C,而是想法B带来了后果C。 例子:家里的猫打翻了一个花瓶(触发事件),你很生气想教训他(想法),然后追着他想教训一顿,吓着他快速逃跑撞到了化妆镜,然后化妆镜也碎了(结果)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AB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D,Disputation,也就是反驳,想要改变悲观的思维方式,关键在于通过各种反驳策略,来纠正自己的想法B。

积极品质

2025-02-20

人类普遍存在的积极品质归纳为24种,分别归入智慧、勇气、正义、人道(仁爱)、节制、超越这六大类之下,统称为品格优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24种积极的品质,区别只是有些比较强,有些比较弱。

积极心理学的品格优势都具备同样的四个特点:

  • 第一,你会有兴奋、投入、富有激情的感觉;
  • 第二,你发现自己学得很快;
  • 第三,你会自动自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
  • 第四,做这件事本身就让你感到满足。

能力圈(01-08)

· 7 min read

这几天经常会刷到段永平在浙大的演讲,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他,他说要尽量在40岁之前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析下能力圈。

什么是能力圈

能力圈是指一个人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资源的范围。它代表了你在某个领域内的优势和能影响的范围。简而言之,能力圈就是你擅长的领域和你能够有效行动的范围。比如在我们互联网开发这个岗位上。

能力圈的核心要素

知识和技能:你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或行业经验。这些是你发挥能力的基础。 经验:通过工作、学习或生活积累的实际经验,这帮助你更好地判断和应对复杂情况。 人脉与资源:你与他人建立的网络和获得的资源,帮助你拓宽影响力和解决问题。 时间和精力: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精力分配,决定了你能够投入在哪些领域、如何精进自己。

能力圈的特点

有限性: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有一个限度,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备深入的能力。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并在其范围内发挥优势至关重要。 可扩展性:通过学习、实践、合作等方式,能力圈是可以不断扩展和深化的。

如何建立和扩大能力圈

  1. 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确定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有潜力发展的领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短板,有助于聚焦精力。 设定清晰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帮助你选择要深耕的领域。

  1. 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

知识积累:无论是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观看讲座,还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都可以不断增强专业知识。 技能提升:在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精益求精,达到专家水平。

  1. 拓展人脉和资源 建立联系:与行业内的专家、同事、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交流经验和资源。 寻找导师:有经验的导师能帮助你快速识别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给出具体的发展方向。

  2. 实践与反馈 积极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是提升能力的关键。 获取反馈:从他人、导师、同事处获得反馈,帮助自己发现盲点并加以改进。

  3. 逐步扩展能力圈 跨界学习:通过跨领域学习,不仅能够增强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深度,还能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例如,如果你是前端开发,可以学习设计、数据分析等,形成更全面的能力圈。 建立系统性知识体系:不断将零散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系统化思维方法,这有助于你解决复杂问题。

  4. 保持耐心和持续性 扩展能力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需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学习、积累、实践和反思。 能力圈的实际应用 职业发展:通过在专业领域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圈,你能更好地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进而提高个人的职场竞争力。 个人品牌建设:你可以通过撰写博客、参与公开演讲、参与社交平台的讨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建立个人品牌。 副业发展:在副业或创业中,能够依托自己的能力圈,提供服务、产品或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你创造收入来源。

例子

假设你是一名前端开发者,你的能力圈初期可能包括:

  • 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React 等

  • 项目管理:团队协作、进度管理、需求分析等

  • 人脉资源:同事、行业朋友等

  • 随着时间推移,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能会扩展到:

  • 全栈开发:后端技术如 Node.js、数据库管理等

  • 产品设计与UX/UI:掌握设计工具、用户体验优化等

  • 跨行业合作:与市场营销团队、产品经理等不同职能的人合作,增加跨职能的沟通能力

  • 个人品牌:通过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和技术文章,成为技术博客作者或讲师

总之,建立能力圈的关键是通过持续学习、实践、拓展人脉、积累经验,使自己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内具备竞争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圣诞节(12-26)

· One min read
  • 昨天是圣诞节
  • 周末跟两拨朋友过圣诞 交换礼物,交换到好的礼物
  • 交换礼物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 有人反对过圣诞节,关于爱国,爱国的方式很多,去骂国外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因为只需要付出口水就行

用好手上已有的工具(12-19)

· 4 min read

最近持续在学习和练习吉他,通过不断的思考性学习已经熟悉了很多之前没有了解的知识,可以说在音乐的学习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些很浮躁的想法和行为。下面是一些我能回想到的案例。

那些问题

  1. 在吉他还没学明白的情况下,觉得应该去学钢琴,于是买了架钢琴,热度几个月后因为搬家麻烦卖了。
  2. 以为全画幅相机拍出的照片会更有质感,买了,后来发现拿着很大的相机出门不方便又卖了换成了能装兜里的半画幅小相机。
  3. 为了学好英语,光单词书就买了4,5本。然而没有一本背完的。

为什么

总结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 没有思考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无论吉他还是钢琴只是演奏音乐的工具,最终是要通过学习乐理以及大量练习来创建美妙的音乐。相机无论全画幅半画幅相机,最终能出好作品都是需要有好的构图,光线以及对后期图片的处理。单词书再好都需要自己去记忆去拓展去使用。所以本质上只要工具不是太差那最好的工具就是你手边的那个,拿起来就用,先用好手头上的,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更好的更贵的。
  2. 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正由于没有思考到问题的本质才容易被影响,很容易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总是不断地去购买所谓新的,好的来掩盖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不足。

开始,不需要仪式感

我们总是给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赋予重要的意义,要有仪式感,要有计划,要有目标。其实真正的开始,并没什么仪式感,就是突然有一天开始了,然后这个行为成为了习惯。比如跑步,不需要计划,从你想跑的那天开始。比如回家看爸妈,不用计划一个月一次还是半年一次,想家的时候就回去。

真正的工具是自己的大脑

而最终我们需要熟练使用的工具是我们的大脑。只有用好这个工具才能真正获取真知获得财富获得幸福。他像一台车的操作系统,你需要不断地尝试各种风格的路况去不同的地方才能发挥它得价值,你还需要保养他,升级他的软件来让他更好的运作。只有这样它才能带你去到更美妙的地方。

CAGED和弦推到记忆方法探究(12-13)

· 3 min read

吉他的CAGED系统的知识本身并不复杂,掌握5种手型也不是太难。难的是如何快速定位和弦,如何快速自由的切换各种类型的和弦,要熟悉这点需要以下几个前提:

  1. 熟悉当前根音同品前后把位的每根弦的音,尤其是根音同品的音以做快速推导,根音通常在4,5,6弦上,
  2. 熟悉和弦组成和音程关系,比如大三(大三度+小三度),小七(小三和弦+小七度)
  3. 反复练习以加深记忆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和探索如何快速定位根音同品的没根弦的音,寻找规律,高效记忆,

根音及和弦

1. 根音在6弦

从6弦到1弦的同品音分别为(C、F、A#、D#、G、C),记忆方式

  • 6弦跟1弦音相同 alt text

2. 根音在5弦

从5弦到1弦的同品音分别为(C、F、A#、D、G),他们有以下规律:

  • 5弦根音为C,1弦为G alt text

3. 根音在4弦

从4弦到1弦的同品音分别为(C、F、A、D),他们有以下规律: alt text

分析上面的根音同品每个音,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通用的规律

  1. 无论根音在4,5,6哪根弦上,都遵循C、F、A、D、G、C这个排布,根向上挪一根弦,就从后面减一个
  2. 根音的上一弦音永远是F(6弦C,5弦F,5弦C则4弦为F)
  3. 无论根音在4,5,6哪根弦上,同品的前两个音,和后两个音都是自然音(不带升降符号)
    • 根音在6弦时,4弦和3弦上的音是带升符号的A#,D#
    • 根音在5弦时,3弦上的音是带升符号的A#
    • 根音在4弦时, 4弦到1弦都是不带升号的自然音

五种手型(大三和弦)

C手型

alt text

A手型

alt text

G手型

alt text

E手型

alt text

D手型

alt text

慢就是快(12-10)

· 4 min read

  从上个月开始正式重学英语,其中最困难的就是背单词,我发现背单词有一个规律,就是如果一个单词一扫过去记住了,然后下次再复习的时候可能是想不起来的。但如果一个单词花点时间看下例句,再看下相关的派生词,再在心里默默的回忆下,第二天复习的时候大概率能记起来。   第一种方式快速扫一年看似很快但其实在后期的复习中还需要很多的时间来重新复习最重导致会变慢。第二种看似前期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但后期再复习的时候的时候就很快。

  任何小的现象都可以扩展到生活,人生,甚至哲学的层面去思考探索,寻求本质,再反应到现实世界来改变自己,以最终让生活变得美好。

  这个世界大多人的行为都是偏功利的,如果一件事情长期没有回报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所以很多人就加快脚步想快速成功,然而急于求成就会急火攻心,事情可能还在初始阶段但心态就已经崩了。紧接着就是怀疑自己,确定自己不是这块料,然后放弃。

  现代人的大部分焦虑都来自“快”。比如怎么都来公司一年了还没涨工资。吉他学了1个月了怎么还不会弹一首成都。什么时候才能赚够1000w过退休生活。但他们不知道,其实慢工出细活,或者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其实慢才是快。

  为什么慢就是快呢,因为放慢节奏,把时间线拉长,你不但会获得成功,还体会到过程的快乐。中文很博大精深,快不但是时间概念,还可以是一种心理体会。从成都飞到拉萨只需要几个小时,自驾从成都到拉萨却需要七天,而自驾这个过程足以让你体会到毕生难忘的快乐体会。

  所以,让一切都慢下来,用心体会生活,体会学习的过程,体会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慢的生活状态影响内心感受,再让平静的内心去应对现实的快的生活,不骄不躁,不悲不喜,让一切平静发生,静待花开花谢。

熬(12-05)

· 5 min read

  不知为何,每月有那么一两天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从身体到精神。就像女生来大姨妈那般难受,就是时间会短点,来的也不是那么的规律,但确定的是每月都会来。

  具体表现就是身体乏力,无精打采,心情低落,胡思乱想。比如今天我就在想这个世界的种种似乎都在想办法推销自己。公司推销自己的产品获得利润形成了商业。jobseekers推销自己的能力以获得工作产生了职业。少男少女们推销自己的或才华或美貌以吸引对象产生了爱情或婚姻。但似乎好多事又总是事与愿违,那个最合适某人的姑娘可能嫁到了远方,那个适合的工作不一定会落在那个最合适的人的身上。如果希望的跟现实的没有重合,就产生了内耗,因为你并不喜欢但也挣脱不了。如果不接受现实也不断舍离,正所谓怨长久,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就会还是把日子熬成了毒药,毒害了自己也伤及了对方。

  提到熬,以前我呆过的一家创业公司老板还说过另一种熬,公司度过了艰难时刻,拉到了投资,业务也在扩展,但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过年的时候老板给大家发消息,其中有一句就是人生就是熬。我理解他的这个熬代表着在通向希望和成功的道路上要坚持,不要放弃,切勿急躁要脚踏实地的去解决困难去突破瓶颈,直到成功,这种我把他称之为苦熬,因为苦尽甘来嘛,作为老板似乎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员工也无可厚非。

  除了上面两种熬,还有一种我认为是众生都可能经历的熬。上周我的大学的好朋友找我聊天,在聊天中得知他已经跟女友分手一年了,这一年他过的不是很顺,外公刚去世,父亲也患了鼻癌正在治疗。我安慰他过后,他说“似乎也没什么办法,就是熬呗”。之前的一次跟他聊天他也提到过熬这个词。他在一家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做技术专家,有车有房有着很好的收入,即便如此依然觉得需要熬。我认为这种熬是没有状态的,他不像上面提到的第一种具有极度内耗反抗的煎熬,也不是对未来成功可望而努力奋斗的苦熬。这种熬更多的是平静的度过当前每一天,让一切发生,去经历,去感受。可能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这种状态,我就称它为熬吧。

....

  思绪拉回到现实,我望着窗外路上的行人车辆,大厦的落地玻璃窗将我困在写字楼里,没错,我也在熬,就像我朋友说的那样,除了熬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经历过各种尝试各种生活后发现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窗外阴晴,自己内心一定要有阳光,继续工作,寻找出路,期待明天。

在杜桥中学门口书苑读鲁迅(12-02)

· 6 min read

   今年的国考日是12月1号,由于妻子之前没报上西安的考场,所以一大早我们从西安出发走连霍高速去渭南的杜桥中学考场,爸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去。最近西安的天气很好,行驶在凌晨的高速上,能看到被地平线分割的天地两色。由于太阳还没升起,地平线上方的一段天空由下到上从紫红色渐变城黄色再到蓝色再到深蓝色,很是美丽。

   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驾驶,我们到达了杜桥中学门口。9点开始考试,8点学校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路边停的大部分都是西安的车。上午考试是两个小时,爸妈去附近的公园了,我去附近的充电站给车充电,然后后拿着后备箱里的小折叠椅在充电站门口坐着晒太阳。快到11点我去学校门口等妻子,考试结束后乌泱泱的人群从学校涌出,我估摸着这个考场得有好几千人。中午我们去吃了几公里外的葫芦头泡馍,由于今天人多,各个饭店都忙不过来,有的店中午那一阵子就卖完一整天的饭菜了。

   下午我在学校附近转悠,妈说马路那边有个书店,于是我就去了那个书苑。小书苑不大,里面书种类也不多,转了一圈看书名基本上都是我不太想看的。正准备走时,发现了一本《鲁迅小说全集》。一看到鲁迅我的眼睛就亮了,不自主拿起书看了起来。

   鲁迅的小说集我在不同时期都读过些,上学时根本就没读懂,后来读了些历史,再读会有一些感觉但也不能完全理解,只是觉得鲁迅的文章都好厉害好友穿透力。现在再读更想咬文嚼字的读,生怕读完又像只是读了个普通故事错过了什么细节。比如读《药》这篇时,我读了两遍以确认小栓吃的人血馒头到底是不是瑜儿的。去想象那个年代那些为民族革命同志的勇敢,去想象那些愚昧无知者可怜。当然也会联想到现代依然存在这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面这些事件:

一名学生被老师批评后,跳楼自杀。孩子的母亲在群里向老师讨说法,群里其他的家长群起而攻之帮老师说话,说老师教育孩子没问题,是你家孩子的太脆弱,以至于维权难以继续。

还有另一个事件,一名学生被撞,孩子母亲从单位赶到现场但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孩子母亲痛哭不已。而部分网民却在评价孩子母亲的穿着和装束,随后发展成羞辱和网暴。最后孩子母亲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多么的悲剧!

这些事件每当想起就会让人气愤不已,现代吃人血馒头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这不禁让我思考:人何以为人,文明又何以文明。,其实我很不希望去把那个年代的小说跟现在的现实世界做映射,但却很巧合的总能从现代世界看到100年前的字里行间的影子,这也真是证明了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会成为经典。

   由于读的比较慢,就读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当读完《头发的故事》我看了下表,已经4点半了,于是我又到学校门口等妻子。下午5点考生开始陆续从学校里出来,据说今年有300万考生竞争3万个岗位,也就是这几千考生中可能只有几十人能最终成为公务人员。至于他们中的每一位是否都能拥有正义真正的去为人民服务,还是或许他们只是因为找不到其他工作,我就不得而知了。

   入冬后天气黑的很早,上了高速天就开始黑了。地平线上的落日渐变色跟早上的很像,让人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我让妻子打开了音乐,在落日与旋律中驶回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