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第三章 数据通信基础

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通信系统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保证数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准确、高效地传输。

  • 基本要素
    • 发送端:产生并发送数据的设备。
    • 接收端:接收并处理数据的设备。
    • 通信媒介: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通道。
    • 协议:确保通信双方理解数据含义的规则和约定。

3.2 信号与传输媒介

3.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 模拟信号
    • 是连续的信号,随时间变化,其幅值可在范围内取任意值。
    • 例子:语音信号、电视频号。
  • 数字信号
    • 是离散的信号,用一系列二进制(0和1)表示。
    • 例子:计算机数据、文本文件。

3.2.2 传输媒介

传输媒介是用于传递信号的物理通道,可分为以下几类:

  • 双绞线
    • 由两根互相缠绕的绝缘铜导线组成。
    • 优点:成本低,抗干扰能力较强。
    • 缺点:传输距离有限。
  • 光纤
    • 使用光信号传输数据,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 优点:高速传输、抗电磁干扰。
    • 缺点: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较复杂。
  • 无线传输
    • 使用电磁波(如微波、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 优点:无需物理线路,灵活性高。
    • 缺点:易受环境干扰,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3.3 数据编码与调制

  • 数据编码
    • 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
    • 常见方式:NRZ编码、曼彻斯特编码。
  • 数据调制
    • 将数字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以适应模拟传输媒介。
    • 常见方法
      • 振幅调制(AM)
      • 频率调制(FM)
      • 相位调制(PM)

3.4 带宽与传输速度

  • 带宽
    • 表示信号的频率范围,单位为赫兹(Hz)。
    • 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 传输速度
    • 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 香农定理
    • 最大传输速率公式:[ C = B \cdot \log_2(1 + S/N) ]
      • ( C ):信道容量(比特每秒)
      • ( B ):带宽(赫兹)
      • ( S/N ):信噪比

3.5 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

3.5.1 串行传输

  • 数据按位逐个发送,依次传输。
  • 优点:占用信道少,适合长距离传输。
  • 缺点: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 应用场景:USB接口、光纤通信。

3.5.2 并行传输

  • 数据按字节或多位同时传输。
  • 优点:传输速度快。
  • 缺点:距离受限,易受干扰。
  • 应用场景:内部总线(如计算机的CPU和内存之间的通信)。